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讲述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顺应时代和国家要求,贯彻落实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经济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崇高师德、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有时代内涵的教师队伍。2020年7月2日,我院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洪君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分享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经验。
李洪君教授,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任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主任(院长);兼任东莞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职称评定学科组成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专家组成员。
在推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李洪君教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要讲解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主要障碍,以及两者协同的四个关键要素。知识讲解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从而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作用,以及思政教育体系的协同创新作用。结合我校的现实情况,李洪君教授对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和法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建议。
最后,李教授强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从转变思想认识、健全体制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出发,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增强育人合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此次学习,对于提高我院教师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能力,改进教师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仅引发教师深入思考,而且帮助老师们拓宽思路,有所借鉴。
课程思政,教师先行,本次的集中学习,经院教师从思想上突破,自方法上借鉴,开启经济课程思政的思路。我院全体教师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继续守好经济学院思政育人的“责任田”,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引领学生,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二)
活动现场(三)
撰稿:巫进娣 摄影:经济学院
初审:巫进娣 终审: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