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拿着手机长大的学生们愿意接受严格的大学课堂教学管理,是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一直探索的教研话题,2023年9月25日第2节,曾沿老师以一堂公开课形式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授课对象:国贸(阿里)2201班,授课内容:源自《宏观经济学》第十章 第一节 收入—支出模型,授课方式:混合式教学。
一、为什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宏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教育部从2013年开始大力推进慕课建设,网上《宏观经济学》授课资源丰富,慕课名师已经排队杀到教室门口,倒逼老师们要开展教学改革。在《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小组,曾沿和张伟静老师积极发挥青年教师熟络网路教学的优势,结合学校发展定位、课程性质、学生认知现实和学习状况,细化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具体实现途径,用好授课时间和超星学习通平台,在教室内集体组织网络预习和拓展阅读,通过学生普遍参与的随堂练习等活动,筛选学生似是而非的地方,在线下精准解决教学痛点,有针对性地给出慕课名师无法提供的具体解惑,帮助学生学得透彻明白,提高学习成效,保证学生的获得感。近期几所高校公布的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条件,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注重平时成绩积累意识,这与混合式教学注重过程性考核的评价管理模式和谐一致、毫无违和感。
二、重新构建课程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的
本次课程介绍的是《宏观经济学》第一个模型,曾沿将本次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掌握宏观经济学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工具。
2.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作用机理,以及预期的效果进行初步的理性分析。
曾沿老师认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者,而是把优秀的措施尽可能用在自己课程里,老师成为高校高质量学习的促进者。这不意味着教师只作集大成者就可以了,反过来,对教师吃透教材有更高的要求。
(二)凸显重难点
网络学习既可以弄明白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什么,又能清楚知道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老师从学生自学无法掌握的关键内容中凸显重难点。曾沿本次公开课重点讲授“区分实际总产出Y和计划总支出E”,突出“总支出就是总需求,总产出就是总收入”这个全书难点。通过教学设计,把收入—支出模型课程内容有加有减,将自学、案例讨论、讲授式等各种学习方式有机混合,并通过“课堂表现”占比最大的过程性考核,检验目标达成情况,使目标措施和评价形成管理闭环,为今后教学运行的重复性使用提供最原始数据支撑。
(三)有目的嵌入课程思政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好比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商业计划书”,以此为案例,通过“非计划投资等于实际总产出减去计划总需求”的计算公式,即IU=Y-E,依据2021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的数据,判断2022年国民经济是否达成均衡,让同学们感性认识到经济原理在政策层面的具体运用,再从国家计划拉动国内需求E,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在提高人民福祉,提高学生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
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教学,还是新兴的混合式教学,最难的莫过于学生感觉到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培养过程中,曾沿认真计划安排教学日历,科学搭好教学的梯子,解决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学习的畏难情绪,重点依托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实现学生高质量交互
在充分引导前提下,曾沿的教学设计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互动环节,通过投屏文献梳理笔记、小组讨论结果、学生抢答等形式,以理实交融为理念,用互动来指导教学,激发学生的想法和热情,产生探究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各自需求点上开展学习,自动派生考研、考公、竞赛、求职等分类培养,满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最大化发挥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用科研的精神备课,是曾沿老师的习惯。在本节课重点知识E和Y的内涵表述中,曾沿提出了将“实际总支出”标注在横轴Y,修正了《宏观经济学》著名的曼昆教材中将“实际总支出”用纵轴E来标注的不严谨性,弥补了马工程教材在此处表述不充分的不足。更多的教研思想体现在曾沿发表的教研论文《Discover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Macroeconomics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曾沿还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培养课内课外可迁移能力。本章主要分析工具是45°线,针对学术界对教材中收入—支出模型45°线命名有争议问题,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广泛搜集各种版本《宏观经济学》对45°线的描述,培养学生依托教材但不依赖教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效落实广州商学院“广视野,宽口径,重基础,厚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把握好课堂节奏,是课程控制的关键。曾沿老师有两个经验做法:第一,不要把下堂课要讲课的课件提前发给学生,线下教学一定不能炒冷饭。第二,发现瓶颈,设计题目,不怕学生往里跳。这个设计好了,学生会收到醍醐灌顶学习效果。
课后,领导和老师们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由袁艺教授主持。教研室老师们对公开课信息及时进行集体反思。林学军院长、张茂荣教授、袁艺教授、张伟静老师以及万婷老师对曾沿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就混合式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提高讲课艺术的方法等问题提出了经验性参考意见,与会者皆感受益。
曾沿老师讲授公开课
曾沿老师使用教材节选
林学军院长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