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经验共享,2025年10月23日(周四)上午第四节课,投资学教研室在四教404教室举办了《微观经济学》公开课及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刘怀宇老师主讲,教研室主任刘海飞老师主持,吸引了投资学教研室多位教师积极参与听课与深入研讨。
公开课上,刘怀宇老师继续上节课内容围绕消费者需求和生产商供给理论展开讲解,大量结合商业案例,并不断强化核心理论和模型架构,解析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刘老师生动讲述了相关概念理论在生活和商业中的应用,促进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对真实问题的洞察与分析,实现了从认知到实践的跃迁,有效培养了其在经济学领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现实应用的关注,对经济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刘怀宇老师精神饱满,思路清晰,风趣幽默,课程组织生动紧密,实现了课前导入、课中引导与课后总结的自然衔接。他巧妙地将现实生活和商业活动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情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刘老师积极借助课堂问答、问题解析等多样化互动形式,通过即时反馈机制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在随后的教学研讨环节中,刘海飞主任主持教师们展开深入交流。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课程紧密围绕“消费者需求”与“生产商供给”两大核心理论展开,强化了模型与架构的讲解。该课值得学习地方有三点,一是刘怀宇老师并非孤立地传授知识点,而是将其置于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化的经济学认知框架;二是刘老师精神饱满、思路清晰、风趣幽默的讲授风格,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三是本节课最突出的成果在于,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浓厚兴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了经济学思维的魅力,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教学效果显著。
本次公开课与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对推动投资学教研室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怀宇老师授课

课后研讨